在电子教案培训过程中,老师告诉我对于PPT课件的界面设计,他们还可以采取使用PPT模板或搜索素材图片的方法来解决,但对于幻灯片中具体内容的呈现,他们却仍缺乏清晰的思路。因此在PPT课件中如何将内容进行有效的呈现是本次假期培训的重点,除了向老师们介绍 了Robin Williams 的设计四大原则(亲密性、对齐、对比与重复)外,我还对参赛老师制作的PPT课件作品进行了分析,将内容表达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一、文字过多
中小学PPT课件中文字过多的问题无疑是一个最普遍的问题,甚至一些PPT课件的内容就是由文字构成,很多老师都喜欢把对知识点解释性的大段文字一字不差地放在幻灯片上向学生展示。而实际上,这种主要文字堆砌而成的幻灯片不但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加之现在的学生普遍视力不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于文字信息的接收(直接通过书本获取信息效果会更好)。有的老师可能觉得这样做方便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但我想,如果PPT课件的目的只是帮助学生做好笔记,而不是促其思考,那么课件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解决方法:
- 设计时要尽量让缩减文字内容、只显示知识点或标题即可;(最好不要出现一句话以上的文字)
- 在一张幻灯片中,不要讲述太多内容,一次只给出一个重点;
- 将文字图形化、图表化(图形或图表传递信息的效率更高)。
二、画面过于拥挤
在PPT课件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视觉元素挤作一团的情况,很多老师往往喜欢在一个页面里放上许多内容,看似页面的信息容量提高了,但实则却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传递效率。
解决方法:
- 视觉元素的放置遵循留白原则,特别是幻灯片的边缘不要有任何内容;
- 尽量不要把多个主题文字或图片放在一张幻灯片上使用;
- 各视觉元素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太近。
三、内容表达的逻辑不清晰
目前,PPT课件内容的逻辑关系表达不清(一般通过出场顺序、大小位置等来体现)虽然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但许多老师却并未意识到。对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二点:其一,老师自身没有被把知识内容间的逻辑关系理清;其二,画面上各视觉元素的大小、位置等设计不当使得观者对内容的逻辑关系的理解造成错误,如把非重点内容设置得过多或放在显眼的位置等。
解决方法:
- 注意不同内容的出场顺序,不犯逻辑错误;
- 注意页面上不同的视觉元素的位置与大小关系,突出重点;
- 尝试多使用结构示意图,使演示内容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四、素材与技术的滥用
素材与技术的滥用也PPT课件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回想起来,可能自己见过的大部分PPT课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个问题。对于自己辛苦收集的各类素材及刚掌握的技术,老师们往往都会尽力在课件中展示出来,而没有考虑到这些素材或技术的使用是突出了主题,还是给观者造成信息接受的困扰。
解决方法:
- 明确主题,精简素材,以不用的心态去使用各种素材;
- 尽量选择质量好的图片,不改变图片的比例,不要把多张图片放在一张幻灯片上使用;
- 统一素材图片的风格,如相同的边框、相同的色调等;
- 对视频素材进行处理,不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 慎用声音素材,除非有十分充足的理由,尽量不用;
- 出场过渡效果不要使用过多(最好不要超过5种)。
五、内容呈现问题
解决步骤:
- 课件的内容修订
- 确定幻灯片的内容及其逻辑顺序;
- 确定每张幻灯片的内容;
- 确定幻灯片中的视觉元素(留白原则)
- 精简文字(突出主题,少而精);
- 精简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宁缺毋滥);
- 提高单个视觉元素的表现力(突出主题为目的)
- 文字图形化、图表化(加大信息容量);
- 图片风格化(重复性原则);
- 处理声音、视频及动画素材(去除多余的信息);
- 提升单张幻灯片的整体表现力
- 确定各元素的大小、位置及相互的逻辑关系(亲密性、对齐、对比原则)
- 确定各元素的出场效果(注意统一,效果不要过多)
- PPT整体的修饰
- 各张幻灯片切面换效果的统一;
- 各张幻灯片风格的统一(重复性原则)。